药学研究

  • 姜黄素调控p38MAPK通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的机制研究

    寿曦缘;朱晓明;张飞雪;郭霜;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通过调控p38MAPK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选取2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30只小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连续5d腹腔注射50mg/(kg·d)链脲佐菌素,以空腹血糖≥11.1mol/L作为糖尿病造模成功标准。正常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和姜黄素对照组(Cur组),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姜黄素给药组(DM+Cur组)。实验结束后,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匀浆液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p-p38、p38和MCP-1蛋白表达。结果 Cur可明显逆转糖尿病所致小鼠心肌组织匀浆液中TNF-α和IL-6的变化,减少心肌组织中TNF-α的表达,下调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中p38MAPK磷酸化水平和MCP-1蛋白的表达。结论 姜黄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小鼠糖尿病心肌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2023年01期 v.37;No.18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山楂酸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与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龙梦晖;田凤;胡美纯;佘同辉;

    目的 探讨山楂酸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与诱导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山楂酸处理ECA-109细胞,MTT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Annexin V-FITC/PI双染凋亡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ax、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山楂酸剂量依赖性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到细胞经给药后发生凋亡,且细胞中Bax、p53蛋白表达上升,Bc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山楂酸对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有抑制作用,且通过上调Bax、p53和下调Bcl-2的表达来诱导该细胞凋亡。

    2023年01期 v.37;No.181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 大叶茜草素诱导黑色素瘤B16F10凋亡

    曾凤娇;赵冰洁;王攀琦;刘洋;魏瑶璐;董兰;宁志丰;刘复兴;

    目的 研究大叶茜草素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MTT法(其中大叶茜草素浓度为0、40、80、160和320μmol/L)、平板克隆(其中大叶茜草素浓度为0、10、20和40μmol/L)来检测B16F10的增殖能力,用划痕实验(其中大叶茜草素的浓度为0、75、150和300μmol/L)来检测B16F10的迁移能力,使用凋亡与坏死检测试剂盒(其中大叶茜草素的浓度为0、75、150和300μmol/L)来检测大叶茜草素是否诱导B16F10凋亡,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其中大叶茜草素的浓度为0、75、150和300μmol/L)来检测B16F10细胞中MTA1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大叶茜草素可剂量依赖性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诱导B16F10凋亡;经大叶茜草素处理后B16F10细胞中MTA1具有下调趋势,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叶茜草素可以通过下调MTA1来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迁移并诱导凋亡。

    2023年01期 v.37;No.181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 β-榄香铜酸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抑制作用

    魏瑶璐;李燕;黄圣;刘佩;陈烨楠;曾凤娇;宁志丰;刘复兴;

    目的 探究β-榄香铜酸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β-榄香铜酸(0、20、40、60μmol/L)处理Eca-109细胞,首先进行MTT、平板克隆、细胞划痕、transwell迁移、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β-榄香铜酸对Eca-109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之后在60μmol/L浓度组使用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干预探索其作用机制。使用试剂盒检测Eca-109细胞中Fe~(2+)、ROS、lipid ROS、GSH、MDA含量,使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ca-109细胞中GPX4、PTGS2和4-HNE的蛋白表达。结果 β-榄香铜酸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Eca-109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激活Eca-109中铁死亡通路蛋白PTGS2和4-HNE,导致GPX4失活,出现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Ferrostatin-1可抑制整个进程,从而减少Eca-109细胞的铁死亡。结论 β-榄香铜酸可通过铁死亡通路抑制人食管癌细胞Eca-109,有望成为潜在抗食管癌的药物。

    2023年01期 v.37;No.181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9K]

基础医学研究

  • 荧光光谱法与分子模拟研究氨苄西林钠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及构象变化

    付娌丽;饶璐;王智俊;刘东亮;陈黄琴;李月生;

    目的 研究氨苄西林钠(APS)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与构象变化。方法 通过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分子模拟等方法,在近生理条件下,研究了APS与BSA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构象变化。结果 随着APS浓度的增加,BSA的二级结构各含量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同时BSA荧光强度明显降低,BSA氨基酸残基的峰位发生了一定的位移,等高条纹线在疏密程度及形状上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Stokes位移也随之增大。APS主要结合在BSA的SiteⅠ位点,且APS通过氢键与BSA的残基相结合。结论 APS与BSA的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结合位点为Site I位点,BSA的构象也发生改变。

    2023年01期 v.37;No.181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 重组新冠病毒S蛋白三聚体免疫原性研究

    何倩;徐一艳;许雁;刘滨磊;高卉;

    目的 检测重组新冠病毒S蛋白三聚体是否具有免疫原性。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重组新冠病毒S蛋白三聚体搭配同剂量铝盐+CpG1080混合佐剂制成候选疫苗,免疫C57BL/6小鼠。采用ELISA和ELISpot的方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中抗S蛋白三聚体的IgG抗体水平和脾细胞中分泌特异性IFN-γ的T细胞水平。结果 在免疫后的小鼠血清中检测到了较高水平的抗S蛋白三聚体的IgG抗体滴度,同时在脾细胞中也检测到了分泌特异性IFN-γ的T细胞数量增加。结论 重组新冠病毒S蛋白三聚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2023年01期 v.37;No.181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临床医学研究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陈莉;卢红;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3例在院老年肺气肿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5),两组均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喜炎平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在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肺功能明显提高(P<0.05),且两组均无明显的治疗副反应产生(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23年01期 v.37;No.181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 基于网络药理学解析青蒿素治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

    杨高明;张靖宜;王梦琦;董思进;王丹;周燕红;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解析青蒿素治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OMIM等数据库对青蒿素的作用靶点及结直肠癌的疾病靶点进行检索筛选,将药物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采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3.8.2软件及相关插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DAVID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获得青蒿素活性成分22个,作用靶点499个,将药物成分靶点与青蒿素疾病靶点取交集共获得靶点12个,构建PPI网络,经拓扑及聚类分析后获得TP53、EGFR、CCND1、CDKN2A、AKT1和RB1等关键靶点。GO分析显示,青蒿素对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涉及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蛋白质磷酸化、对雌激素的反应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为Pathways in cancer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TP53与活性成分青蒿素结合能为-4.0Kcal/mol;免疫浸润结果显示TP53表达与CD8~+T Cell呈正相关。结论 青蒿素治疗结直肠癌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能通过关键靶点TP53影响凋亡过程、细胞增殖等实现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

    2023年01期 v.37;No.181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白及对头颈鳞状细胞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葛娟娟;周权;王浩;王德玮;刘静;朱薿;

    目的 探讨白及抗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TCMSP、Swiss Target-Prediction和SymMap数据库挖掘白及的活性成分及其主要靶点。从TCGA数据库下载HNSCC相关数据集,通过R语言获得HNSCC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以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用R软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通过乙酸乙酯萃取和乙醇提取获得白及提取物,通过CCK-8法检测白及提取物对HNSCC细胞(Cal27)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白及9个主要有效成分对应235个作用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53条通路受白及调控,包括蛋白质自磷酸化、细胞周期、p53及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预测发现白及有效成分2,3,4,7-四甲氧基菲与多个靶标具有良好的键合活性。体外细胞实验表明白及提取物处理Cal27细胞48h后,Cal27细胞生长显著抑制,IC_(50)为8.3μg/mL。结论 白及可能通过多种靶点有效抑制HNSCC增殖。

    2023年01期 v.37;No.181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老年女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

    杨琪璞;李妍霏;杨春艳;郑紫莹;曾哲;

    目的 调查老年女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60~75岁女性4667人。使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女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EQ-5D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女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为:年龄(OR:1.367,95%CI:1.158~1.614)、超重及肥胖(OR:1.444,95%CI:1.264~1.650)、打鼾(OR:1.249,95%CI:1.094~1.426)。EQ-5D健康效用均值得分为(0.987±0.053),行动能力、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疼痛或不舒服报告有困难率分别为2.1%、0.3%、0.8%、5.5%。Tobit回归结果显示,收入(Tobit回归系数:-1.358,95%CI:-2.211~-0.505)和脑卒中病史(Tobit回归系数:-0.644,95%CI:-1.180~-0.108)是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家庭年收入高于5万者以及有脑卒中病史者,其生命质量更低。结论 为预防控制老年女性心血管疾病,应重点干预超重或肥胖以及打鼾人群;加强对有脑卒中病史老年女性的随访,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2023年01期 v.37;No.181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 不同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分析

    郑志杰;郑泽颖;洪燕秋;

    目的 评价在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实施切开挂线括约肌重建术与切开挂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8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切开挂线治疗)、观察组(43例,切开挂线括约肌重建术治疗),比较组间疗效、治疗后肛门评分(Wexner)、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较对照组81.4%高(P<0.05);术后组间肛门功能评分相近(P>0.05);痊愈时观察组肛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分别为4.65%、2.33%,均较对照组18.6%、13.95%低(P<0.05)。结论 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治疗中,与切开挂线治疗相比,实施切开挂线括约肌重建术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肛门功能,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效果显著。

    2023年01期 v.37;No.18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 寒喘祖帕颗粒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效果

    熊烨麟;丁磊;

    目的 探讨寒喘祖帕颗粒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CVA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寒喘祖帕颗粒。对比两组的疗效、炎症水平、肺功能、咳嗽评分、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白介素(IL)-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4、IL-13、P物质(SP)、C-反应蛋白(CRP)、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白三烯B4(LTB4)、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和最高呼气流量(P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日间及夜间咳嗽评分、咳嗽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12例(26.67%),对照组复发22例(48.89%),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寒喘祖帕颗粒辅助孟鲁司特钠治疗CVA,可显著降低患儿机体的炎症水平,促进咳嗽症状的缓解,并改善肺功能,且可减少疾病复发,整体疗效佳。

    2023年01期 v.37;No.181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护理学研究

  • 正念减压训练联合精细营养护理应用于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效果

    李媛媛;刘庆玲;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训练联合精细营养护理应用于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精细营养护理,观察组45例,给予精细营养护联合正念减压训练,观察两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以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Hb、ALB以及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8%)低于对照组(26.66%)(P<0.05)。结论 正念减压训练联合精细营养护理能够改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23年01期 v.37;No.181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 前瞻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

    邓敏;

    目的 探究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前瞻性护理),36例/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MOAS加权总分均低于护理前,同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前瞻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发生攻击行为风险,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2023年01期 v.37;No.181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 赋能教育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情绪困扰的影响

    曾庆怡;

    目的 探究赋能教育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情绪困扰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院收治的6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赋能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焦虑及抑郁情绪。结果 观察组对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得分相比于干预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得分更低(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赋能教育具有很高的护理应用价值,可以减少患者情绪困扰,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值得推广与普及。

    2023年01期 v.37;No.181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综述

  • 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杨洪飞;闵清;

    三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以异戊二烯为结构单元的一类天然化合物,以石竹科、五加科、豆科、七叶树科、远志科、桔梗科、玄参科等植物中分布最为普遍,且含量较高。鲨鱼油、甘草、五味子、桂籽的有效成分中都有三萜类物质,其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保肝等功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通过对这类化合物进行分析,为三萜类成分的进一步探索、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且对其他类似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未来新活性药物的发现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37;No.181 67-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 斑马鱼模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贾静;章康威;王敏娟;包永芬;魏明杰;单士刚;迟恒;

    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模式洄游生物,由于其饲养成本低、繁殖发育速度快、实验周期短且跟人类基因有高度同源性等优势,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青睐。国内外学者用斑马鱼模型对心血管疾病进行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现从高血脂症、心脏毒性、心力衰竭这三个方面综述斑马鱼模型在心血管药理学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评价与筛选高质量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提供一些参考。

    2023年01期 v.37;No.18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MicroRNA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李平生;宁志丰;余小平;陈克全;

    本文概述miRNA与心率失常的关系、作用机制以及作为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进展,通过回顾miRNA在人机体心脏功能衰竭、失常、梗死等疾病中的密切相关性,从而论证miRNA作为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潜在靶点的可能性。

    2023年01期 v.37;No.181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 中药基于Nrf 2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项云;梁潇;鲍翠玉;刘涛;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 2)作为一种调控抗氧化应激的关键转录因子,在诱导机体的抗氧化应答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激活在糖尿病心肌病(DCM)病程发展中也显示出较好的保护效果。本文针对以Nrf 2为靶点的中药研发,对Nrf 2在DCM中的调控作用以及中药Nrf 2激活剂对DCM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丰富临床治疗DCM策略。

    2023年01期 v.37;No.181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 TMEM16A作为胶质瘤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霍盟盟;苏洁;丁利琼;

    脑胶质瘤起源于神经上皮,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近来年的研究发现,TMEM16A的异常表达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治疗胶质瘤的潜在靶点。本文介绍了TMEM16A的结构特性及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认为TMEM16A过表达活化NF-κB信号通路,及在胶质瘤的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2023年01期 v.37;No.181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 抗辐射中药的研究进展

    韦唯唯;杜光;

    核技术在医学、国防、农业生产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受到的辐射越来越多,极大威胁人类健康。中药因其抗辐射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以及成本低等特点,有望成为良好的辐射防护剂。我们就辐射对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损害以及具有抗辐射作用的中药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创新抗辐射中药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01期 v.37;No.181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 金属-有机框架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赵婷婷;王俊怡;郎晋荣;王诗;郭丽媛;

    金属-有机框架(MOF)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团簇通过配位键组装形成的纳米材料,不但具有高孔隙率、结构多样和功能可控等特点,还兼具无机纳米载体的强载药能力和有机纳米载体的高安全性。以MOF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可以特异性释放药物,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降低药物的毒性。同时,部分种类的MOF可使机体活性氧的释放量增加,诱导肿瘤死亡。本文对近年来以Cu基、Eu基、Zn基、Fe基MOF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MOF在抗肿瘤药物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

    2023年01期 v.37;No.181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稿约

    <正>《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我校为重点,报道科研、医疗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新技术、新方法、综述讲座等。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来稿要求如下: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重点突出,文字简练,数据可靠。论著和综述一般6000字,经验、调查、技术方法一般5000字。

    2023年01期 v.37;No.181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