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研究

  • 马钱子碱抑制骨肉瘤的作用机制

    董兰;赵冰洁;曾凤娇;徐智达;刘洋;王攀琦;宁志丰;

    目的 探究马钱子碱对骨肉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在HOS和143B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马钱子碱处理细胞,使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通过EDU实验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引入生物信息预测技术预测马钱子碱对骨肉瘤发挥作用的机制,最后采用Western blot实验验证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马钱子碱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HOS和143B细胞的增殖,也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马钱子碱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骨肉瘤HOS和143B细胞的凋亡,下调了HOS和143B细胞中p-PI3K、p-AKT、MMP9、CyclinD1、C-caspase9蛋白含量。结论 马钱子碱可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HOS和143B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有望作为潜在的抗骨肉瘤药物。

    2023年04期 v.37;No.184 277-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 3TC-PA的体外稳定性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罗萍;唐兰如;王俊俊;陈勇;苗潇磊;

    目的 研究化合物拉米夫定-原儿茶酸(3TC-PA)的体外稳定性以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HPLC法考察3TC-PA在不同pH(1.40、4.00、6.80、6.86、7.80)缓冲溶液,人工模拟胃、肠液,大鼠胃、肠内容物,全血和肝匀浆中的稳定性。SD大鼠单次灌胃3TC-PA(15.26mg/kg),LC-MS/MS法检测给药5、10、15、30、45、60、90、120、240、360min后血浆中3TC-PA的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LC-MS/MS法检测肝、肾组织中3TC-PA的浓度。结果 3TC-PA在中性、碱性条件下和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大鼠肠内容物、全血中稳定性良好;在酸性条件下8h后开始分解;在大鼠胃内容物和肝匀浆中仅6h之后有少量分解。3TC-PA在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t为5858.39μg/(L·min),AUC0-∞为5986.45μg/(L·min),T_(max)为15min, Cmax为91.63μg/L,t_(1/2z)为68.12min;给药后6min即可在大鼠肝、肾组织中检测到,15min时含量最高,各时间点3TC-PA在肝脏的暴露量高于肾脏中。结论 3TC-PA体外稳定性良好;在大鼠体内吸收和消除迅速,能够快速分布至肝、肾组织中。

    2023年04期 v.37;No.184 285-29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基础医学研究

  • 小檗碱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损伤

    万彬彬;张月;何昂;袁雨渟;吴宁华;陈清杰;

    目的 探讨小檗碱(BBR)通过介导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48只8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or组)、糖尿病组(DM组)、小檗碱治疗组(BBR组)、二甲双胍治疗组(Met组)4组。DM模型通过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并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25mg/kg)诱导造模,之后将小檗碱187.75mg/(kg·d)和二甲双胍184mg/(kg·d)以灌胃方式给药治疗,连续给药6周。取材后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前额叶皮层区神经元形态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前额叶皮层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程度;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层中p JAK2/JAK2与p STAT3/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层区Caspase 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or组相比,DM组大鼠的前额叶皮层区神经元发生了变性,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Iba 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JAK2/STAT3信号通路显著激活和Caspase 3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经BBR和Met治疗后,糖尿病大鼠的前额叶皮层区神经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程度、Iba 1蛋白的表达水平、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程度和Caspase 3蛋白荧光强度均明显降低。结论 小檗碱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来降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程度,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最终改善糖尿病大鼠前额叶皮层中神经元损伤。

    2023年04期 v.37;No.184 292-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 人磷酸丙糖异构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刘洁;金科华;

    目的 本研究拟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并纯化人磷酸丙糖异构酶(TPI),为其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TPI编码序列(CDS)设计一对引物,其5′端分别添加Nde I和Xho I位点,PCR扩增TPI CDS。Nde I和Xho I酶切PCR产物和质粒pET-28a,胶回收酶切的质粒和PCR产物,并用DNA连接酶连接,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用含卡那霉素的抗性平板筛选抗性菌落。将抗性菌落接种于含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于37℃250r/min培养过夜,抽提质粒,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ET-28a-TPI。将重组质粒pET-28a-TPI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于含卡那霉素的抗性平板筛选抗性菌落。将一个抗性菌落接种于100mL含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于37℃摇床中250r/min培养至A600约0.9,加入0.1mmol/L IPTG诱导TPI表达4h,收集菌体,超声裂解细胞,裂解液上清中的TPI用Ni~(2+)亲和层析柱纯化。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纯化的表达产物,纯化的TPI经超滤浓缩后,保存于-20℃。结果 pET-28a-TPI序列正确,可溶性TPI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表达,产量达300mg/L,纯度约90%。结论 高产率、高纯度的TPI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3年04期 v.37;No.184 298-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临床医学研究

  • 组合性抗体在分流ASC-US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王侠;杨翠;

    目的 探讨组合性抗体在分流非典型磷状细胞(ASC-US)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接受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240例ASC-US患者,经HR-HPV与TCT检测将患者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联合抗体P16/SOX-2、P16/Ki67,分别进行HPV E6/E7 mRNA检测,所有病例行阴道镜宫颈活检,比较组合性抗体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LSIL组和HSIL组患者组织中SOX-2/P16联合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组内SOX-2表达、P16表达阳性率(P<0.05)。LSIL组和HSIL组患者组织中P16/Ki-67联合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组内P16、Ki-67阳性率(P<0.05)。LSIL组HPV E6/E7阳性率均低于组内P16/Ki-67阳性率(P<0.05),HSIL组患者组织中HPV E6/E7阳性率均低于组内SOX-2/P16和P16/Ki-67阳性率(P<0.05)。SOX-2/P16诊断ASC-US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55.9%;SOX-2/P16诊断ASC-US敏感度为96.1%,特异度为29.4%。结论 组合性抗体检测在ASC-US诊断就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ASC-US患者分流的有效指标。

    2023年04期 v.37;No.184 303-306+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 “调神补肾活血”温针灸法干预围绝经期的机制

    陈莉;阮见;侯帅;冯妮;付敏婕;冯美果;

    目的 观察“调神补肾活血”温针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起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患者各50例。温针灸组予以“调神补肾活血”温针灸法,中药组予以中药汤剂更年安怡方口服,西药组予以西药倍美力片口服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性激素三项[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变化以及改良的Kupperman指数(KI)评分变化,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TC、TG、LDL-C、FSH、LH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HDL-C、E2水平均比治疗前上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温针灸组TC、LDL-C、LH水平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HDL-C、E2水平上升幅度均显著大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TG、FSH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3组患者KI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温针灸组与中药组KI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西药组(P<0.01),温针灸组与中药组KI评分下降幅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4.0%(P<0.01),温针灸组与中药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神补肾活血”温针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综合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改善雌激素水平有关。

    2023年04期 v.37;No.184 307-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 实施综合保温措施对控制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低体温效果的Meta分析

    曾清;李五星;王会平;洪兆晨;丁芳;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与常规护理保温措施对比,评价实施综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有关实施围手术期综合保温措施和腹腔镜结直肠癌体温关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12月。由2名研究员依据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纳入10篇相关文献,共计677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复合综合保温措施,与常规护理相比,可有效提高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中1h体温,降低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减少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率,缩短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实施综合保温措施可有效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产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23年04期 v.37;No.184 31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刘涛;雷亮;张翊溦;谭璐;胡娟;

    目的 系统评价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Wanfang Data、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CBM、VIP和CNKI数据库,查找关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2年5月31日。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相关研究,共5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性:布地奈德组患儿住院时间、吸氧时间、呼吸窘迫缓解时间、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X线转归清晰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安全性:布地奈德组患儿总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显示,布地奈德组患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包括急性肺损伤、气胸、脑膜炎、真菌感染、鹅口疮、败血症、癫痫、低血压、低血糖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MAS可改善MAS患儿症状、体征,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加快病情康复,缩短病程,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脑膜炎、败血症、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023年04期 v.37;No.184 319-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王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对照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美托洛尔;观察组(37例)则运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心率、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及心室重塑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7.30%,对照组为83.78%,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与对照组比要低(P<0.05);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短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症状评分、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静息心率较对照组低,而6分钟步行距离(6MWT)则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差异较大(P均<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5.41%(2/37),观察组为8.11%(3/37),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过程中,大剂量美托洛尔的运用,能提高疗效,有效缓解症状、心率,用药安全,可改善心功能情况及心室重塑。

    2023年04期 v.37;No.184 326-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 左炔诺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子宫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余晓茹;

    目的 探讨左炔诺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子宫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38例诊断为子宫切口憩室并由其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无生育要求并接受治疗的病例资料,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患者通过宫腔内放置左炔诺酮宫内释放系统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避孕药妈富隆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月经期、经量、不良反应进行随访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22%,观察组效果优于治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左炔诺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子宫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月经期,减少月经量,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

    2023年04期 v.37;No.184 329-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伴焦虑痛苦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闫美丽;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伴焦虑痛苦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伴焦虑痛苦症状的抑郁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rTMS组,各42例。两组均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此外,rTMS组予以rTMS治疗,对照组予以rTMS伪刺激,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相比对照组(76.19%),rTMS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更高(P<0.05)。治疗4周后,rTMS组HAMD评分、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伴焦虑痛苦症状抑郁症患者而言,rTMS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改善焦虑症状,上调血清BDNF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2023年04期 v.37;No.184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 恒温扩增法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价值

    杨晓娟;

    目的 探究恒温扩增(LAMP)法在下呼吸道感染(LRTI)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55例LRTI患者的痰液或肺泡灌洗液,应用LAMP法和痰培养法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对比两种方法对LRTI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通过LAMP法研究苛养菌及不典型病原体在感染群体中是否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结果 LAMP法检出病原体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痰培养法检出病原体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LAMP法总阳性率显著高于痰培养法(P<0.05)。两种检测方法对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苛养菌的一致性程度中等。LAMP法检测结果分析苛养菌在感染群体中无性别和年龄差异,但肺炎克雷伯杆菌在感染群体中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老年组中感染率高(P<0.05),肺炎支原体在少年组中感染率高(P<0.05)。结论 LAMP法在LRTI病原体检测中具有优越的检测性能,尤其是对苛养菌进行快速检测,且病原体阳性率高于痰培养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23年04期 v.37;No.184 335-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 CT联合Hcy、Ca2+对ICH预后效果评估分析

    陈振雄;周巍;

    目的 探究脑出血(ICH)患者Hcy、Ca~(2+)表达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的联系,提高对ICH患者临床预后评估效能。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ICH患者合计240例,收录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影像学检测、入院时Hcy、Ca~(2+)水平。根据患者预后将所有ICH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观察患者以上指标表达并建立联合评估模型。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肿体积高于预后良好组,血肿形状不规则、混合征、黑(空)洞征、卫星小血肿检出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Hcy高于预后良好组,Ca~(2+)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血肿体积、Hcy水平升高,Ca~(2+)降低及混合征、卫星小血肿是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整合模型绘制ROC曲线,并进行预后评估,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更优效能,曲线下AUC为0.865,高于单独应用影像学检测或单独指标评估。结论 Hcy、Ca~(2+)水平表达及CT表现与ICH患者预后均有密切联系,通过对患者Hcy、Ca~(2+)水平监测及CT表现观察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情,评估患者预后。

    2023年04期 v.37;No.184 339-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 银杏叶对糖尿病睾丸损伤治疗作用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史文静;余薇;查文良;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银杏叶(GB)的活性成分和有效靶点,探索其对糖尿病(DM)睾丸损伤的治疗作用,明确起关键作用的靶点。方法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检索筛选GB靶点,利用微生信(bioinformatics)等平台,进行基因(GO)富集分析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银杏叶治疗DM睾丸损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网络,利用分子对接对个别成分和靶点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经筛选得到银杏叶含β-谷固醇、白果内酯等27个主要活性成分,并得到治疗DM睾丸损伤的主要成分是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十八碳二烯,重要靶点为MAPK1、MAPK8、AKT1、SRC、EGFR等,关键通路是MAPK代谢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结论 银杏叶主要是通过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十八碳二烯,作用于MAPK1、MAPK8靶点,通过MAPK通路调控DM睾丸损伤,改善男性DM患者的生殖功能。

    2023年04期 v.37;No.184 34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 脂肪肝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及预测作用分析

    徐会玲;邱心怡;王萍;陈子敏;

    目的 分析脂肪肝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明确主要危险因素的临界值,及对脂肪肝的预测作用,为及时识别与干预脂肪肝高危人群提出相关建议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的人群健康体检资料,根据彩超诊断结果将调查对象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性别、年龄、BMI、血压、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等因素对脂肪肝的影响,用ROC曲线判定与脂肪肝有关的风险因子阈值。结果 男性、年龄、体重、收缩压、血糖、高尿酸血症以及甘油三酯这6个指标的偏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男性、年龄>47岁、BMI>25、尿酸>320μmol/L等人群脂肪肝防治的健康宣教和自我管理,实现早诊断、早预防。

    2023年04期 v.37;No.184 349-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对中老年高血压前期的影响

    杨春艳;陈子敏;郑紫莹;闵旻;

    目的 分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前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35~75岁中老年人17931例,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高龄、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职业为农民是保护因素。超重及肥胖对各年龄组以及不同性别高血压前期都是危险因素。高血糖是高血压前期女性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是35~49岁年龄组以及女性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吸烟对各年龄段、不同性别高血压前期的影响都没有统计学意义。1种、2种、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聚集增加了高血压前期的风险,OR值分别为:1.60、2.11和2.92;危险因素聚集种类越多,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度越大。结论 应通过减肥、锻炼、限制饮酒、控盐,以及预防管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避免危险因素聚集等措施,防治高血压前期。

    2023年04期 v.37;No.184 354-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护理学研究

  • 给予AECOPD合并T2DM患者营养治疗的临床观察

    张艺;徐雷;黄奋飞;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且存在营养不良患者的静脉营养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营养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和常规治疗,营养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营养疗法,均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呼吸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营养治疗2周后,营养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提高,呼吸指标PCO_2(P<0.05)水平明显降低,而PO_2、FEV_1、FVC、FEV_1/FVC水平明显升高,体重差、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AECOPD合并T2DM患者给予合理营养治疗,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的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进而缩短住院时间。

    2023年04期 v.37;No.184 358-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 综合护理干预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川崎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黄薇;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川崎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住院治疗的5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两组均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满意度和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家长满意度高,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川崎病中,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和提高满意度。

    2023年04期 v.37;No.184 360-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 童趣化护理在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

    杜琛;

    目的 探讨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中应用童趣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住院治疗的1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童趣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VC、FEV1、PEF均显著增高,发热持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缩短,家长满意度高(P均<0.05)。结论 在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童趣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家长满意度。

    2023年04期 v.37;No.184 362-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综述

  • 灯盏花乙素抗肿瘤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朱子焕;李子豪;罗丽丹;刘毅飞;周燕红;

    灯盏花乙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纤维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旨在对灯盏花乙素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肿瘤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04期 v.37;No.184 364-3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稿约

    <正>《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我校为重点,报道科研、医疗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新技术、新方法、综述讲座等。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来稿要求如下: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重点突出,文字简练,数据可靠。论著和综述一般6000字,经验、调查、技术方法一般5000字。

    2023年04期 v.37;No.184 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