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侠;杨翠;
目的 探讨组合性抗体在分流非典型磷状细胞(ASC-US)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接受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240例ASC-US患者,经HR-HPV与TCT检测将患者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联合抗体P16/SOX-2、P16/Ki67,分别进行HPV E6/E7 mRNA检测,所有病例行阴道镜宫颈活检,比较组合性抗体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LSIL组和HSIL组患者组织中SOX-2/P16联合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组内SOX-2表达、P16表达阳性率(P<0.05)。LSIL组和HSIL组患者组织中P16/Ki-67联合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组内P16、Ki-67阳性率(P<0.05)。LSIL组HPV E6/E7阳性率均低于组内P16/Ki-67阳性率(P<0.05),HSIL组患者组织中HPV E6/E7阳性率均低于组内SOX-2/P16和P16/Ki-67阳性率(P<0.05)。SOX-2/P16诊断ASC-US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55.9%;SOX-2/P16诊断ASC-US敏感度为96.1%,特异度为29.4%。结论 组合性抗体检测在ASC-US诊断就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ASC-US患者分流的有效指标。
2023年04期 v.37;No.184 303-306+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 陈莉;阮见;侯帅;冯妮;付敏婕;冯美果;
目的 观察“调神补肾活血”温针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起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患者各50例。温针灸组予以“调神补肾活血”温针灸法,中药组予以中药汤剂更年安怡方口服,西药组予以西药倍美力片口服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性激素三项[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变化以及改良的Kupperman指数(KI)评分变化,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TC、TG、LDL-C、FSH、LH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HDL-C、E2水平均比治疗前上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温针灸组TC、LDL-C、LH水平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HDL-C、E2水平上升幅度均显著大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TG、FSH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3组患者KI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温针灸组与中药组KI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西药组(P<0.01),温针灸组与中药组KI评分下降幅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4.0%(P<0.01),温针灸组与中药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神补肾活血”温针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综合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改善雌激素水平有关。
2023年04期 v.37;No.184 307-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 曾清;李五星;王会平;洪兆晨;丁芳;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与常规护理保温措施对比,评价实施综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有关实施围手术期综合保温措施和腹腔镜结直肠癌体温关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12月。由2名研究员依据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纳入10篇相关文献,共计677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复合综合保温措施,与常规护理相比,可有效提高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中1h体温,降低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减少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率,缩短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实施综合保温措施可有效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产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23年04期 v.37;No.184 31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 刘涛;雷亮;张翊溦;谭璐;胡娟;
目的 系统评价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Wanfang Data、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CBM、VIP和CNKI数据库,查找关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2年5月31日。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相关研究,共5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性:布地奈德组患儿住院时间、吸氧时间、呼吸窘迫缓解时间、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X线转归清晰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安全性:布地奈德组患儿总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显示,布地奈德组患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包括急性肺损伤、气胸、脑膜炎、真菌感染、鹅口疮、败血症、癫痫、低血压、低血糖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MAS可改善MAS患儿症状、体征,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加快病情康复,缩短病程,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脑膜炎、败血症、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023年04期 v.37;No.184 319-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 王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对照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美托洛尔;观察组(37例)则运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心率、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及心室重塑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7.30%,对照组为83.78%,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与对照组比要低(P<0.05);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短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症状评分、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静息心率较对照组低,而6分钟步行距离(6MWT)则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差异较大(P均<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5.41%(2/37),观察组为8.11%(3/37),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过程中,大剂量美托洛尔的运用,能提高疗效,有效缓解症状、心率,用药安全,可改善心功能情况及心室重塑。
2023年04期 v.37;No.184 326-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 余晓茹;
目的 探讨左炔诺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子宫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38例诊断为子宫切口憩室并由其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无生育要求并接受治疗的病例资料,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患者通过宫腔内放置左炔诺酮宫内释放系统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避孕药妈富隆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月经期、经量、不良反应进行随访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22%,观察组效果优于治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左炔诺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子宫切口憩室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月经期,减少月经量,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
2023年04期 v.37;No.184 329-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闫美丽;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伴焦虑痛苦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伴焦虑痛苦症状的抑郁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rTMS组,各42例。两组均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此外,rTMS组予以rTMS治疗,对照组予以rTMS伪刺激,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相比对照组(76.19%),rTMS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更高(P<0.05)。治疗4周后,rTMS组HAMD评分、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伴焦虑痛苦症状抑郁症患者而言,rTMS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改善焦虑症状,上调血清BDNF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2023年04期 v.37;No.184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 杨晓娟;
目的 探究恒温扩增(LAMP)法在下呼吸道感染(LRTI)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55例LRTI患者的痰液或肺泡灌洗液,应用LAMP法和痰培养法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对比两种方法对LRTI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通过LAMP法研究苛养菌及不典型病原体在感染群体中是否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结果 LAMP法检出病原体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痰培养法检出病原体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LAMP法总阳性率显著高于痰培养法(P<0.05)。两种检测方法对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苛养菌的一致性程度中等。LAMP法检测结果分析苛养菌在感染群体中无性别和年龄差异,但肺炎克雷伯杆菌在感染群体中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老年组中感染率高(P<0.05),肺炎支原体在少年组中感染率高(P<0.05)。结论 LAMP法在LRTI病原体检测中具有优越的检测性能,尤其是对苛养菌进行快速检测,且病原体阳性率高于痰培养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23年04期 v.37;No.184 335-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 陈振雄;周巍;
目的 探究脑出血(ICH)患者Hcy、Ca~(2+)表达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的联系,提高对ICH患者临床预后评估效能。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ICH患者合计240例,收录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影像学检测、入院时Hcy、Ca~(2+)水平。根据患者预后将所有ICH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观察患者以上指标表达并建立联合评估模型。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肿体积高于预后良好组,血肿形状不规则、混合征、黑(空)洞征、卫星小血肿检出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Hcy高于预后良好组,Ca~(2+)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血肿体积、Hcy水平升高,Ca~(2+)降低及混合征、卫星小血肿是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整合模型绘制ROC曲线,并进行预后评估,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更优效能,曲线下AUC为0.865,高于单独应用影像学检测或单独指标评估。结论 Hcy、Ca~(2+)水平表达及CT表现与ICH患者预后均有密切联系,通过对患者Hcy、Ca~(2+)水平监测及CT表现观察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情,评估患者预后。
2023年04期 v.37;No.184 339-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 史文静;余薇;查文良;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银杏叶(GB)的活性成分和有效靶点,探索其对糖尿病(DM)睾丸损伤的治疗作用,明确起关键作用的靶点。方法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检索筛选GB靶点,利用微生信(bioinformatics)等平台,进行基因(GO)富集分析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银杏叶治疗DM睾丸损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网络,利用分子对接对个别成分和靶点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经筛选得到银杏叶含β-谷固醇、白果内酯等27个主要活性成分,并得到治疗DM睾丸损伤的主要成分是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十八碳二烯,重要靶点为MAPK1、MAPK8、AKT1、SRC、EGFR等,关键通路是MAPK代谢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结论 银杏叶主要是通过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十八碳二烯,作用于MAPK1、MAPK8靶点,通过MAPK通路调控DM睾丸损伤,改善男性DM患者的生殖功能。
2023年04期 v.37;No.184 34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 徐会玲;邱心怡;王萍;陈子敏;
目的 分析脂肪肝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明确主要危险因素的临界值,及对脂肪肝的预测作用,为及时识别与干预脂肪肝高危人群提出相关建议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的人群健康体检资料,根据彩超诊断结果将调查对象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性别、年龄、BMI、血压、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等因素对脂肪肝的影响,用ROC曲线判定与脂肪肝有关的风险因子阈值。结果 男性、年龄、体重、收缩压、血糖、高尿酸血症以及甘油三酯这6个指标的偏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男性、年龄>47岁、BMI>25、尿酸>320μmol/L等人群脂肪肝防治的健康宣教和自我管理,实现早诊断、早预防。
2023年04期 v.37;No.184 349-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 杨春艳;陈子敏;郑紫莹;闵旻;
目的 分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前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35~75岁中老年人17931例,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高龄、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职业为农民是保护因素。超重及肥胖对各年龄组以及不同性别高血压前期都是危险因素。高血糖是高血压前期女性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是35~49岁年龄组以及女性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吸烟对各年龄段、不同性别高血压前期的影响都没有统计学意义。1种、2种、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聚集增加了高血压前期的风险,OR值分别为:1.60、2.11和2.92;危险因素聚集种类越多,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度越大。结论 应通过减肥、锻炼、限制饮酒、控盐,以及预防管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避免危险因素聚集等措施,防治高血压前期。
2023年04期 v.37;No.184 354-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