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连平;姚桂芬;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收治于本院的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予以VR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予以比较。结果 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提升更明显(P<0.05);观察组阿尔茨海默病生活质量量表(QOL-A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提升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与对照组(4.7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VR技术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2023年03期 v.37;No.183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 王静怡;梅玥婧;罗健英;
目的 通过研究双胎妊娠孕妇的孕期增重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探讨我国双胎妊娠孕妇的孕期体重总增长的适宜范围,为进一步指导双胎妊娠孕期体重管理及营养摄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585例。按照孕前BMI分为4个组:低体重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BMI<24kg/m~2)、超重组(24≤BMI<28kg/m~2)和肥胖组(≥28kg/m~2)。记录孕期增重数值,将总增重的P25~P75区间定为适宜增重范围,并据此将研究对象分为3个组:孕期增重过少组(孕期增重小于适宜范围下限)、孕期增重适宜组、孕期增重过多组(孕期增重大于适宜范围上限)。结果 本研究表明双胎妊娠孕妇孕期总增重的适宜范围为12~18kg。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的双胎孕妇的适宜增重范围分别为14~17kg、13~19kg、12~18kg、11~17kg。双胎妊娠孕妇孕期增重与其产次呈正相关,孕期体重增重不足的孕妇胎膜早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孕期体重增加适宜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孕期体重增重过多的孕妇出现早产、低体重儿的几率低于孕期增重不足和孕期增重适宜组(P均<0.05)。3组间出现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的概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胎妊娠孕妇孕期总增重的适宜范围为12~18kg,增重过多或过少都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应该加强对双胎妊娠孕妇的体重管理,为母婴安全打好基础。
2023年03期 v.37;No.183 216-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 贺清明;宋明波;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股骨颈骨折患者10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及对照组(n=53)。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比两组的麻醉、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T_0),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水平相较差异不显著(P>0.05);切皮时(T_1)、手术进行30min(T_2)、结束时(T_3)及术后1h(T_4)四个时间点观察组的SBP、DBP及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全程观察组的指标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术前,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醛固酮(ALD)及血浆肾素活性(PRA)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各项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低于对照组15.09%(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减轻应激反应,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3年03期 v.37;No.183 22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 陈玉婷;余薇;镇树清;熊丽;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马钱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分析平台,获得主要活性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提取作用靶点的基因名称,利用STRING网络在线分析平台获得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9.0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STRING网络平台构建PPI网络图,进一步用Bioconductor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出马钱子具有靶点的活性成分共12个,马钱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交集靶点17个,预测出马钱子有效成分(S)-Stylopine和(2R)-5,7-dihydroxy-2-(4-hydroxyphenyl)chroman-4-one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和血清素能突触通路作用于NR3C1、SLC6A4、PTGS2靶点,并介导多种生物学功能。结论 马钱子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起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2023年03期 v.37;No.183 226-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 李学斌;
目的 观察小儿全麻诱导中苯磺酸瑞马唑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60例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诱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诱导。记录两组诱导前3min(T_0)、诱导后1min(T_1)、诱导后3min(T_2)、插管后1min(T_3)血压及心率;比较两组诱导成功率,诱导期间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注射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T_0比较,观察组T_1-T_3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未见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T_1、T_2、T_3时观察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注射痛、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稳定,不会产生注射痛。
2023年03期 v.37;No.183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 江光明;冯丽娟;梅伟;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选本院中医科接受肾虚血瘀型腰痛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独活寄生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对照组1(独活寄生汤)、对照组2(刺络放血组)各50例,比较3组的治疗总效率及VAS、JOA评分。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1(64.0%)和对照组2(5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VAS、JOA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均<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联合放血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腰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23年03期 v.37;No.183 23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