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艳梅;韦志浩;冯庆;曾鑫;余薇;鲁素蕊;
目的 探讨去铁胺(DFO)通过肠肺轴缓解卵清蛋白(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的机制。方法 将60只4~5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OVA组、OVA+DFO组,构建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其中DFO按100mg/kg腹腔注射1次/2d。实验结束后,对小鼠进行血清和组织样本制备、肺组织学检测、气道高反应性测量、ELISA检测、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分析。结果 DFO显著改善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和肺部组织炎症,降低血清中炎症标志物IL-1β和TNF-α水平;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使Firmicutes减少,Bacteroidota和Desulfobacterota增加;显著改变肺部代谢谱,降低L-谷氨酰胺含量;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涉及多种关键代谢途径;肠道菌群与肺部代谢物存在紧密联系。结论 DFO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影响L-谷氨酰胺等代谢物水平,经肠肺轴调节肺部免疫反应和气道炎症,为过敏性哮喘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和潜在策略。
2025年04期 v.39;No.196 277-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1K] - 张丹丹;李慧君;叶晓川;
目的 探讨茯苓水提物治疗肾阳虚水肿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茯苓水提物的活性成分及其治疗肾阳虚水肿的靶点基因,并采用分子对接及肾阳虚水肿大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筛选出14个茯苓水提物活性成分,其中猪苓酸C(Polyporenic acid C)、3-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Trametenolic acid)、3-表去氢土莫酸(3-Epidehydrotumulosic acid)为核心活性成分。筛选出57个相关靶点,关键靶点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AT1)型受体(AGTR1)、肾素(REN),均参与关键作用通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靶点与核心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茯苓水提物可明显升高肾阳虚水肿大鼠尿量和血清白蛋白、总蛋白,降低尿蛋白、抗利尿激素,同时升高血清中ACE、AGTR1、RE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茯苓水提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Polyporenic acid C、Trametenolic acid、3-Epidehydrotumulosic acid,其治疗大鼠肾阳虚水肿的效果可能与其通过Renin-Angiotensin System信号通路与关键靶点ACE、AGTR1、REN的结合相关。
2025年04期 v.39;No.196 283-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 程丽媛;朱灵;彭小航;罗斌华;
目的 制备靶向齐墩果酸纳米粒(OA@TPGS-PLLA NPs),研究其抗肿瘤效果。方法 将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与丙交酯通过开环反应合成靶向TPGS-PLLA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法(XRD)和热重法表征嵌段共聚物的理化性质。以TPGS-PLLA作为载体材料,齐墩果酸(OA)作为药物,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OA@TPGS-PLLA NPs。对所制备的纳米粒粒径大小、表面电位以及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对OA@TPGS-PLLA NPs抗肿瘤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通过1H-NMR、FT-IR、XRD和热重的实验,证明TPGS-PLLA合成成功。所制备的OA@TPGS-PLLA NPs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粒径大小为75.83nm, PDI为0.229,电位为-68.7mV,稳定性优异。此外,MTT实验结果表明,OA@TPGS-PLLA NPs与齐墩果酸原料药相比,其对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更为显著。结论 OA@TPGS-PLLA NPs成功制备,具有较好的抗胶质瘤效果。
2025年04期 v.39;No.196 289-293+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0K] - 刘安娜;陈宁;王可心;王彩;邢君;郑敏;李玲;
目的 制备得到一种具有射频响应性和良好的温敏性且可以进行瘤内注射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酸)水凝胶(PNAA)乳液,它可以联合奥沙利铂(OXA)使之在瘤内缓慢释放,从而对皮下瘤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方法 使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2,2'-偶氮二(2-甲基丙脒)二盐酸盐(AAPH)、丙烯酸(AA)制备可得凝胶冻干粉末[Poly(N-isopropylacrylamide)-co-acrylic acid, PNA]。将PNA与OXA进行共混,采用磁力搅拌器以200r/min避光搅拌30min得到载OXA的PNAA乳液。使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粒度仪、高速旋转流变仪、UV/Vis分光光度计等对PNA和PNAA乳液进行表征,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及体外射频实验来评估射频响应性效果。最后,采用4T1小鼠皮下瘤模型评价PNAA乳液的治疗效果。结果 合成的PNAA乳液相变温度为34℃,具有良好的射频响应性,对皮下瘤的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PNAA乳液可持续在肿瘤部位进行固定并缓慢释放OXA,具有良好的射频响应性,可实现对肿瘤的长期持续治疗。
2025年04期 v.39;No.196 294-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 葛仁英;熊婷;刘盼;宋巧巧;夏利群;
目的 探讨在使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出现附加染色体异常(ACA)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诊治的30例CML患者使用二代TKI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ACA的患者临床特征,并探讨及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在使用二代TKI治疗的30例CML患者中有3例(10%)出现了ACA,主要为-Y、+8等染色体改变,且这3例患者使用二代TKI治疗均可达到完全血液学缓解及分子生物学缓解,随访12个月未发生疾病进展。结论 不是所有CML使用二代TKI治疗后出现ACA均提示预后不良,-Y、+8等染色体改变可能不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2025年04期 v.39;No.196 312-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 王炬;李延华;
目的 探讨强化指南指导药物治疗在急性心力衰竭(AHF)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AH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南指导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强化指南指导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入院率、全因死亡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为5.00%,全因死亡率为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10.00%(P均<0.05)。结论 强化指南指导药物治疗在AHF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再入院率和全因死亡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4期 v.39;No.196 316-318+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 李菁琦;廖冰清;尹中华;鄂文欣;黄文婧;但昭葵;
目的 探讨直视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C1-C4期下肢静脉曲张(且最大直径<6mm)与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EVLT)的效果有无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有手术适应症的98例C1-C4期下肢静脉曲张(且最大直径<6mm)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EVLT治疗,观察组采用直视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直视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C1-C4期下肢静脉曲张(且最大直径<6mm)效果和EVLT治疗无差异,但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
2025年04期 v.39;No.196 31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 肖珍迪;方彩云;张逸群;龚坤雪;
目的 探讨Foley球囊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子宫内膜粘连综合征(IU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IUA患者9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宫腔镜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对照组采取雌孕激素人工周期联合Foley球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RP宫腔注射。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的改变、治疗效果、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状态[子宫内膜血管化血流指数(VFI)、血流指数(FI)、血管化指数(VI)、左右两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粘连复发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AFS评分与观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更厚(P<0.05);两组月经量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VFI、FI、VI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VFI、VI较对照组大(P均<0.05);治疗后两组左右两侧子宫动脉PI、RI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采取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的同时,Foley球囊联合PRP宫腔注射可减轻IUA患者的宫腔粘连,调节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状态,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提高临床妊娠率。
2025年04期 v.39;No.196 323-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 徐洁;陈小芳;蔡含蓉;黄丽琼;
目的 探讨醋酸阿托西班联合盐酸利托君在先兆早产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收治的先兆早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联合醋酸阿托西班治疗。对比两组宫缩抑制有效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血清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缩抑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和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醋酸阿托西班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早产,能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延长妊娠时间,对改善妊娠结局效果更佳,且孕妇应用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4期 v.39;No.196 328-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 甘斌;王婉蓉;程时刚;
目的 通过分析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需手术治疗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先天性肾积水的随访及诊治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导意见。方法 选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产检发现有先天性肾积水的85例患儿共104只患肾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进行手术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先天性肾积水需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有35例患儿需要手术治疗,50例无需手术;共44只(42.31%)肾的积水需手术治疗,32只(30.77%)集中在肾盂前后径(APD)>2.0cm范围。手术后,大部分肾积水缓解,仅3只(6.83%)患肾手术后不久复发并再次加重。单因素分析提示羊水量多、APD>2cm、肾盏扩张、单双侧积水、积水侧肾皮质厚度、分肾功能<40%为先天性肾积水需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D>2cm、双侧积水、分肾功能<40%为先天性肾积水需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肾积水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重点随访,动态评估,达到手术指征,尽早手术治疗。
2025年04期 v.39;No.196 331-334+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 陈明芳;黄鹏;陈琳霞;
目的 探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适龄身心管理联合营养运动指导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312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6例。对照组给予营养运动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适龄身心管理,两组均持续干预1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相关指标、心理状况、行为问题和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身高、体重、生长速率和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较高(P均<0.05),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评分、儿童抑郁量表(CDI)评分及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各因子评分均较低(P均<0.05)。结论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适龄身心管理联合营养运动指导可有效改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生长发育、心理状况和行为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5年04期 v.39;No.196 335-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 祝凯;郭振南;吴婉;聂述敏;张友俊;石良;张万里;
目的 探讨肿瘤组织miR-421、SLFN1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某院诊治的93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68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病理组织miR-421、SLFN11表达并比较其差异,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miR-421及SLFN11表达的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miR-421联合SLFN11预测胃癌死亡效能采用ROC分析;胃癌死亡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K-M生存模型比较miR-421、SLFN11表达与胃癌生存期的差异。结果 胃癌组肿瘤组织miR-42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SLFN11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P<0.05)。胃癌组肿瘤组织miR-421表达与Ki-67、原发肿瘤T分期、转移淋巴结数、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r>0,P<0.05),SLFN11表达与Ki-67、原发肿瘤T分期、转移淋巴结数、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呈负相关(r<0,P<0.05)。肿瘤组织miR-421联合SLFN11预测胃癌患者死亡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显著高于miR-421、SLFN11(P<0.05)。miR-421≥2.31、SLFN11≤0.64为胃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421≥2.31且SLFN11≤0.64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miR-421<2.31或SLFN11>0.64患者(Log Rank=9.608,P=0.002)。结论 胃癌肿瘤组织miR-421、SLFN1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死亡风险及生存期密切相关,可为胃癌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证据,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在胃癌死亡预测中的临床价值。
2025年04期 v.39;No.196 340-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 吴芳;黄亚军;程文涛;
目的 探讨催眠疗法对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及心理疏导),观察组联合催眠疗法。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维度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及PSQI各维度评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催眠疗法可有效改善焦虑障碍患者症状,优化睡眠结构,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25年04期 v.39;No.196 345-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徐勇;黎鹏;蔡天晶;毛强;魏佳军;余佳平;胡敏;
目的 调查分析通城县0~19岁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为优化本地区的麻疹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23—2024年通城县0~19岁健康人群2163人进行问卷调查和采用胶体金标法进行麻疹IgG抗体定性检测,比较不同群体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结果 0~19岁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0.07%,其中0~7月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58.60%,8月至2岁阳性率达91.13%,10~14岁阳性率68.75%,不同年龄段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MCV免疫接种史和无MCV免疫接种史人群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1剂MCV和2剂以上MCV麻疹IgG抗体阳性率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城县0~19岁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低,难以遏制麻疹流行,在麻疹防控工作中应对育龄女性和10~14岁人群进行重点强化免疫。
2025年04期 v.39;No.196 349-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