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友情链接

帮助视频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250,865
2025年04期
药学研究

去铁胺通过肠肺轴缓解过敏性哮喘的机制

徐艳梅;韦志浩;冯庆;曾鑫;余薇;鲁素蕊;

目的 探讨去铁胺(DFO)通过肠肺轴缓解卵清蛋白(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的机制。方法 将60只4~5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OVA组、OVA+DFO组,构建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其中DFO按100mg/kg腹腔注射1次/2d。实验结束后,对小鼠进行血清和组织样本制备、肺组织学检测、气道高反应性测量、ELISA检测、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分析。结果 DFO显著改善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和肺部组织炎症,降低血清中炎症标志物IL-1β和TNF-α水平;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使Firmicutes减少,Bacteroidota和Desulfobacterota增加;显著改变肺部代谢谱,降低L-谷氨酰胺含量;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涉及多种关键代谢途径;肠道菌群与肺部代谢物存在紧密联系。结论 DFO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影响L-谷氨酰胺等代谢物水平,经肠肺轴调节肺部免疫反应和气道炎症,为过敏性哮喘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和潜在策略。

2025 年 04 期 v.39 ; 恩施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2024AFD064)
[下载次数: 6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茯苓水提物治疗大鼠肾阳虚水肿的活性成分及机制

张丹丹;李慧君;叶晓川;

目的 探讨茯苓水提物治疗肾阳虚水肿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茯苓水提物的活性成分及其治疗肾阳虚水肿的靶点基因,并采用分子对接及肾阳虚水肿大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筛选出14个茯苓水提物活性成分,其中猪苓酸C(Polyporenic acid C)、3-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Trametenolic acid)、3-表去氢土莫酸(3-Epidehydrotumulosic acid)为核心活性成分。筛选出57个相关靶点,关键靶点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AT1)型受体(AGTR1)、肾素(REN),均参与关键作用通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靶点与核心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茯苓水提物可明显升高肾阳虚水肿大鼠尿量和血清白蛋白、总蛋白,降低尿蛋白、抗利尿激素,同时升高血清中ACE、AGTR1、RE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茯苓水提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Polyporenic acid C、Trametenolic acid、3-Epidehydrotumulosic acid,其治疗大鼠肾阳虚水肿的效果可能与其通过Renin-Angiotensin System信号通路与关键靶点ACE、AGTR1、REN的结合相关。

2025 年 04 期 v.39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3004);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019ACA121)
[下载次数: 13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载齐墩果酸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效果初探

程丽媛;朱灵;彭小航;罗斌华;

目的 制备靶向齐墩果酸纳米粒(OA@TPGS-PLLA NPs),研究其抗肿瘤效果。方法 将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与丙交酯通过开环反应合成靶向TPGS-PLLA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法(XRD)和热重法表征嵌段共聚物的理化性质。以TPGS-PLLA作为载体材料,齐墩果酸(OA)作为药物,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OA@TPGS-PLLA NPs。对所制备的纳米粒粒径大小、表面电位以及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对OA@TPGS-PLLA NPs抗肿瘤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通过1H-NMR、FT-IR、XRD和热重的实验,证明TPGS-PLLA合成成功。所制备的OA@TPGS-PLLA NPs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粒径大小为75.83nm, PDI为0.229,电位为-68.7mV,稳定性优异。此外,MTT实验结果表明,OA@TPGS-PLLA NPs与齐墩果酸原料药相比,其对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更为显著。结论 OA@TPGS-PLLA NPs成功制备,具有较好的抗胶质瘤效果。

2025 年 04 期 v.39 ;
[下载次数: 6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用于瘤内射频化疗协同的奥沙利铂温敏纳米凝胶载药系统的应用研究

刘安娜;陈宁;王可心;王彩;邢君;郑敏;李玲;

目的 制备得到一种具有射频响应性和良好的温敏性且可以进行瘤内注射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酸)水凝胶(PNAA)乳液,它可以联合奥沙利铂(OXA)使之在瘤内缓慢释放,从而对皮下瘤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方法 使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2,2'-偶氮二(2-甲基丙脒)二盐酸盐(AAPH)、丙烯酸(AA)制备可得凝胶冻干粉末[Poly(N-isopropylacrylamide)-co-acrylic acid, PNA]。将PNA与OXA进行共混,采用磁力搅拌器以200r/min避光搅拌30min得到载OXA的PNAA乳液。使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粒度仪、高速旋转流变仪、UV/Vis分光光度计等对PNA和PNAA乳液进行表征,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及体外射频实验来评估射频响应性效果。最后,采用4T1小鼠皮下瘤模型评价PNAA乳液的治疗效果。结果 合成的PNAA乳液相变温度为34℃,具有良好的射频响应性,对皮下瘤的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PNAA乳液可持续在肿瘤部位进行固定并缓慢释放OXA,具有良好的射频响应性,可实现对肿瘤的长期持续治疗。

2025 年 04 期 v.39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FB538,2022CFB7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003308,52303182); 湖北科技学院博士启动基金(BK202118);湖北科技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23T10)
[下载次数: 5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础医学研究

芒果苷通过调控Nrf-2/HO-1通路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周琴;孙燕玲;

目的 探讨芒果苷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和芒果苷组,每组8只。阿霉素组和芒果苷组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备心肌损伤模型,1次/周,共8周,造模期间,芒果苷组同时用芒果苷灌胃予以治疗。观察大鼠的行为、饮食和体征并计算心脏系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关联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rf-2、HO-1的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较差,心脏系数下降,心肌酶水平升高,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ROS水平上升,SOD和GSH-Px活性下降,MDA水平上升,Nrf-2和和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均<0.05)。与阿霉素组相比,芒果苷组大鼠能够逆转上述变化(P均<0.05)。结论 芒果苷可能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损伤,为芒果苷在心肌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 年 04 期 v.39 ; 湖北科技学院五官医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20WG06)
[下载次数: 6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2025 03 02 01
2024 06 05 04 03 02 01
2023 06 05 04 03 02 01
2022 06 05 04 03 02 01
2021 06 05 04 03 02 01
2020 06 05 04 03 02 01
2019 06 05 04 03 02 01
2018 06 05 04 03 02 01
2017 06 05 04 03 02 01
2016 06 05 04 03 02 01
2015 06 05 04 03 02 01
2014 06 05 04 03 02 01
2013 06 05 04 03 02 01
2012 06 05 04 03 02 01
2011 06 05 04 03 02 01
2010 06 05 04 03 02 01
2009 06 05 04 03 02 01
2008 06 05 04 03 02 01
2007 06 05 04 03 02 01
2006 06 05 04 03 02 01
2005 06 05 04 03 02 01
2004 06 05 04 03 02 01
2003 06 05 04 03 02 01
2002 04 03 02 01
2001 04 03 02 01
2000 04 03 02 01
1999 04 03 02 01
1998 04 03 02 01
1997 04 03 02 01
1996 03 02 01
1995 04 02 01

二氢杨梅素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黄兴琼;张丹丹;陈迷;张胜南;

本文总结了二氢杨梅素(DMY)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性疼痛、糖尿病抑郁症和糖尿病脑病等的应用研究,并阐明了其在上述过程中涉及的潜在机制和信号通路,有望为DMY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更好的理解,为DMY作为临床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年 期 ;
[下载次数: 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NOC2L、SLFN11在结直肠癌中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郭振南;祝凯;聂述敏;张友俊;张万里;

目的 研究肿瘤组织NOC2L、SLFN11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直肠癌患者(CRC组)及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病理组织NOC2L、SLFN11表达,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预测结直肠癌预后不良效能采用ROC分析,预后不良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M生存模型。结果 CRC组患者NOC2L高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P<0.05),SLFN11低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P<0.05)。CRC组NOC2L表达与病理分级、Ki-67、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成正相关(r>0,P<0.05),SLFN11表达与病理分级、Ki-67、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成负相关(r<0,P<0.05)。NOC2L联合SLFN11预测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NOC2L、SLFN11(P<0.05)。NOC2L≥1.15、SLFN11≤0.68为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OC2L≥1.15且SLFN11≤0.68结直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NOC2L<1.15或SLFN11>0.68患者(P<0.05)。结论 NOC2L、SLFN11表达可为结直肠癌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证据,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在结直肠癌预后不良预测中的效能。

年 期 ;
[下载次数: 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山药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肝糖元和心肌糖元含量的影响

舒思洁,洪爱蓉,胡宗礼,闵清,明章银

目的:观察山药的抗糖尿病作用效力。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并以优降糖作阳性对照。连续21天用不同剂量的山药灌胃治疗,比较各组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①与对照组比,剂量在6.00g/Kg·d(-1)以上的山药各组的血糖和血脂含量较低(P<0.001或P<0.05),而肝糖元和心肌糖元含量较高(P<0.001或P<0.01)。②与优降糖组比,剂量在6.00g/Kg·d(-1)以上的山药各组的血糖、血脂和心肌糖元含量较高(P<0.001或P<0.01),而肝糖元含量较低(P<0.01)。结论:山药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但效力显著弱于优降糖,且需剂量大。

1998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614 ] [被引频次: 132 ] [阅读次数: 9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当归的心脑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刘芳;

<正>当归首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润肠等功能,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当归具有促进红细胞生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扩张血管、溶解血栓及缓解疼痛等作用。我们就当归的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010 年 06 期 v.24;No.108 ;
[下载次数: 967 ] [被引频次: 124 ] [阅读次数: 7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山药对糖尿病小鼠组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舒思洁,胡宗礼,洪爱蓉,闵清,明章银

目的:观察山药对糖尿病小鼠组织丙二醛( MDA) 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并以优降糖作阳性对照,连续21 天用不同剂量山药灌胃治疗,比较各组心脏、肝脏、肾脏和胰脏过氧化脂质的终末代谢产物MDA 含量。结果:①对照组四器官MDA显著高于正常组(P< 0 .01 或P< 0 .001) ;②剂量在6 .00g/kg·d- 1 以上山药各治疗组四器官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或P< 0.001) ;③与优降糖组比,除肝脏MDA 较高外(P< 0.001) ,中、大剂量山药组心、胰、肾组织MDA 较低(P< 0 .05 或P< 0 .001) 。结论:山药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组织内过氧化脂质含量,尤其对心组织作用最强,其次为胰、肾和肝组织,而优降糖对胰组织过氧化脂质无明显影响。

1999 年 03 期 ;
[下载次数: 303 ] [被引频次: 117 ] [阅读次数: 6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黄碧兰,余良主,刘寿仙,王帮华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 30min、1h、2h、4h后处死动物取脑,分别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与缺血组相比,“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SOD活性、清除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2005 年 01 期 ;
[下载次数: 344 ] [被引频次: 99 ] [阅读次数: 4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大蒜多糖对肝损伤小鼠血清和肝组织ALT、AST的影响及其急性毒性实验

郑敏,潘世斌,姜友定,赵骥,李立中

目的观察大蒜多糖A、B、C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影响及其急性毒性测定。方法从大蒜球根中提取有效成分大蒜多糖A、B、C,并测定口服给药LD50及急性毒性限量以观察三者急性毒性;采用CCl4灌胃建立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和肝组织ALT、AST。结果小鼠口服大蒜多糖A、B、C,均未测出LD50,大蒜多糖A、B、C急性毒性限量试验,安全无毒。大蒜多糖A、B、C治疗使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及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ALT及AST活性显著增高(P<0.01);其中,以大蒜多糖C作用最强,优于大蒜素;B次之,与大蒜素相似;A作用最弱,弱于大蒜素。结论大蒜多糖A、B、C均有护肝作用,以大蒜多糖C作用最佳,安全无毒。

2003 年 02 期 ;
[下载次数: 934 ] [被引频次: 87 ] [阅读次数: 4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茯苓的化学成分及其调节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高满军;赵宝清;莫启贵;张丹丹;

茯苓为药食两用的中药大品种,药用历史悠久,茯苓多糖和三萜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在治疗糖脂代谢类相关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存在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总结了茯苓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多糖、三萜对糖脂代谢调节的研究进展,为茯苓的化学成分、其他药理作用及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2023 年 03 期 v.37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TNB05); 湖北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K202324)
[下载次数: 2,858 ] [被引频次: 87 ] [阅读次数: 22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诱发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黄兴琼;高满军;李炎坤;陈迷;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肝病之一,如不及时诊治,可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阐明NAFLD的诱发机制,有助于从根本上了解NAFLD,为治疗NAFLD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简述了NAFLD的诱发机制以及中药的治疗研究现状,认为中药的多成分虽然能够多靶点作用于NAFLD,改善NAFLD,但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期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研究方向,并为今后该领域的中药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24 年 01 期 v.38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TNB07); 湖北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K202336)
[下载次数: 2,854 ] [被引频次: 11 ] [阅读次数: 6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铂类抗癌药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王宇静;熊惠娟;吴莎莎;周学文;王小波;

铂类药物作为一类经典的抗癌药物,在临床化疗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近五年关于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概括,以综述其研究现状及进展。新型铂类化合物,如铂(Ⅳ)配体化合物、铂前体药物等有望在下一代抗癌药物中脱颖而出。

2020 年 03 期 v.34;No.165 ; 湖北科技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8-20XB0003);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重点学科专项(2019-20YZ21)
[下载次数: 2,809 ] [被引频次: 22 ] [阅读次数: 9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周惠惠;王琦;梅兴国;肖若蕾;

近年来随着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经皮给药因其相对于口服和注射途径有诸多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业界的关注,如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持续给药,保护胃肠道免受药物侵害,以及患者良好的依从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经皮给药系统基础、经皮吸收促渗方法、经皮吸收体外评价三方面进行综述,为经皮给药系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020 年 01 期 v.34;No.163 ;
[下载次数: 2,565 ] [被引频次: 23 ] [阅读次数: 6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芹菜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郭霜;张晚霞;余薇;

<正>芹菜素(apigenin)又称芹黄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为4,5,7-三羟基黄酮,分子式为C15H10O6,相对分子质量270。纯品呈浅黄色或黄色粉末,几乎不溶于水,部分溶于热酒精,溶于稀KOH溶液、二甲基亚砜(DMSO)。芹菜素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天然植物成分,有着其重要的药理学价值。近年来对芹菜素的研究也越来越活跃,其新的药理学活性也被逐渐发掘。本文就芹

2016 年 03 期 v.30;No.141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CFB382);; 湖北科技学院科研课题(ZX1305,BK1408)
[下载次数: 2,380 ] [被引频次: 37 ] [阅读次数: 6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微信二维码

OSID注册码

手机注册-微信扫描

(此方法便于后续录音、拍照及材料上传)

公告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